從第一線看見矯正體系的困境,輔導與懲戒如何取得平衡?|《我在案發現場》精華

分享給朋友

台灣在地家居品牌【想窩 The Cave】

源自於對家的想像

針對台灣亞熱帶氣候設計研發

MIT╳手工製床技術

讓你的夜晚只有舒適

✦ 包覆感與支撐力兼具的想窩床墊

✦ 優秀的控溫能力,讓一覺天亮變成你的日常

✦ 百晚試睡|免費回收舊床|免費送達|十年保固

✦ 北中南試躺點 等你盡情體驗

加入想窩官方LINE 帳號,領取首購禮優惠!

想窩官網|https://reurl.cc/QYdM20

想窩床墊|https://reurl.cc/Dq90YN

想窩官方LINE|http://line.me/ti/p/@thecave

---

|本集來賓:孩想陪你長大聯盟總召徐妮妮 & 犯保協會律師李惠喧 & 資深兒少工作者彭偉銓|

在上一集,小勳的父母分享了失去孩子的心路歷程。他們承受喪子的痛苦,同時推動司法改革,希望避免類似悲劇重演。然而,這起案件反映出台灣少年司法與教育體系的漏洞,現行的保護管束與感化教育機制效果不彰,被害者家屬難以獲得完整真相,卻受限於「少年事件處理法」。少事法的初衷是「保護與矯正」,期望迷途少年能改過自新,而非單純懲罰。然而,校園暴力、詐欺車手、幫派吸收少年等問題不斷浮現,是否使「保護」成「縱容」呢?少年犯罪日益組織化,甚至遭幫派利用為犯罪工具。現行少年司法體系迫切需要檢討,以確保其矯正功能發揮作用。本集三位來賓將從不同角度探討這項爭議。

熱門影音